八月份进入伏旱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了使下阶段绿化生产作业更具针对性,首发生态公司根据今年病虫害发生趋势,对八月份病虫害情况发布预报。
八月高速公路区域易发生病虫害:国槐尺蠖、十星瓢萤叶甲、介壳虫、蚜虫、黄杨绢野螟、刺蛾、美国白蛾、黄栌黄萎病、白粉病、腐烂病。
第三代国槐尺蛾: 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开始产生危害。幼虫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被吃光。预计本月该类害虫发生呈现下降趋势,九月中旬再次迎来危害盛期。近些年来国槐尺蠖和北京各个区县地区的防治时间和防治药剂单一造成持续上升,因此建议在每年的5月到9月每个月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一次防治工作可以降低该类害虫的发生规模。
防治方法:使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进行喷雾防治。
十星瓢萤叶甲:即7月在各高速路地锦护坡上发现大量十星瓢萤叶甲幼虫情况后,预计8月份将迎来该类害虫成虫危害盛季,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主要危害地锦及葡萄等植物。
防治方法:必要时, 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0%氯马乳油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
介壳虫:根据调查表明,由于受到高温天气影响,近期介壳虫危害较轻,未出现出现的爆发性危害,但仍在少数植物上有发生。预计本月介壳虫轻度发生。8月份,蜡蚧类已是雌虫成长期,蜡质已相当厚,所以用药物喷杀效果已不明显,可适当疏枝进行防治;盾蚧类发育和繁殖将处于停顿状态,尽管盾蚧身上盖有一层盾壳,但较薄,所以用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喷杀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粉蚧类和绒蚧类正处于第二代若虫的发生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进行树体修剪,以增加树冠的通风透光度。同时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施肥,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势,促使恢复生长。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9%SK矿物油乳油200倍、或99%SK矿物油乳油300倍+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狂杀蚧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美国白蛾:八月上旬,仍是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的危害时期,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危害期。在幼虫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管辖区域进行检查,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药剂选用bt乳剂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者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
黄杨绢野螟: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危害,幼虫食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幼虫危害期间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建议使用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
刺蛾:北京8月进入第二代幼虫危害严重期,七月下旬在高速公路绿地中已经发现低龄刺蛾幼虫危害,预计8月上旬开始进入危害盛季。注意对李、海棠、柿、石榴、榆、臭椿 、杨树的查防。
药剂防治:在刺蛾三龄幼虫以前喷施50%辛硫磷乳油剂2000—3000倍液,20%除虫悬乳剂10000倍液、或者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
蚜虫:蚜虫类:(栾多态毛蚜、松大蚜、柏大蚜、槐蚜、桃粉蚜等)8月份高温天气持续,蚜虫防治不能放松。同时加强对木槿、国槐、金枝槐、栾树、松树、山桃、碧桃的巡视检查。
防治方法:用药可选用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灭杀星1000-1500倍液。
腐烂病:本月要特别对管养区域内的杨树、毛白杨类苗木进行检查,近些年腐烂病发生在杨树类苗木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应注意防治。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致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指按下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
防治方法: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发病后可用3-5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
黄栌黄萎病:八月天气多雨湿热,容易造成黄栌黄萎病发生,针对本类病害上没有较好的防治方法,只能及时清理病害苗木,危害区使用杀菌类药物预防。发生初期叶片从边缘向内逐渐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叶片出现脱落现象。发病后,叶片不褪绿,但逐渐失水萎蔫,自叶缘向内干缩、卷曲,后期变得焦枯,然后开始脱落。
防治方法:加强中耕松土,注意排水,增强树势,减少发病条件。对发病较重苗木进行伐除处理。发病树木使用萎菌净、50%多菌灵等灌根防治,并及时剪除发病枝梢。
白粉病:主要有蔷薇白粉病、杨树白粉病、柳树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等。侵染植物的叶片、叶柄、花和嫩枝。7、8月份仍是其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浅色斑点,逐渐由点成长,形成一层白粉,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霉点使叶片卷缩、嫩梢弯曲,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复喷一次效果较好。
本月气温持续高温湿热,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日常养护中应该及时对养护区域进行查防,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