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的波斯菊、金黄的野菊花,红红的火炬树,平台上五颜六色的花草,隧道洞口攀缘的地锦……各个季节的色彩自然地编制在一起。行驶在京承高速公路沙峪沟至司马台段(三期工程),如同行走在花的海洋。但你很难想象,这段长达62.7公里的路,以前的路域曾是大大小小300多个,面积达58万平方米光秃秃的裸露岩体坡面。
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简称首发 生态公司)在承接京城三期路域生态工程之初,就确定了采用岩体坡面生态恢复设计,综合考虑安全性、景观性、生物多样性及经济性,让人工恢复景观向自然环境平稳过渡,最终浑然一体。该公司董事长王英宇带领团队会同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一起对京承三期周边的植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集本地植物样本,经过对植物群落、生长习性及发芽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出了适宜坡面恢复的本地优势物种。同时提出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模式及配比比例,减少先锋草播种量,并在坡面栽植穴植苗,为边坡植被建植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生态恢复前,项目组充分调查了路域破米娜的坡度、坡质及接受阳光程度,再根据现状选择适宜的喷播方式,如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播,在施工工艺上结合实际,部分喷播达不到的采用生态袋、植生带及生态棒等方式解决,有效地提升了坡面植物吸收水的能力,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在北方大面积的边坡生态恢复中使用喷灌技术,创新了边坡植被恢复实践应用。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极端暴雨天气,多个区域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京承三期全线仅出现724平方米的局部分散滑坡,裸露坡面恢复技术的运用使坡体稳定性得到了明细提高。首发生态公司承担的“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的《北京市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技术规范》,目前送审稿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