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月病虫害预报及防治

栏目: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12-09-07

 
 美国白蛾(幼虫) 

 
 
 
 柳毒蛾(成虫) 

 
 
 
 国槐尺蛾(成虫) 

 
 
 
 舟形毛虫 

 
 
 
 紫薇绒蚧 

 
 
 
 柏大蚜 

 
 
 
 十星瓢虫(成虫) 

 
 
 
 海棠锈病 

 
 
 
 五叶地锦煤污病 

 
 
  九月份天气早晚凉、中午热、温差大。雨水偏少,气温偏高,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本月因各类虫害进入冬眠前的营养积累、繁殖阶段,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月主要防治第三代美国白蛾、第二代柳毒蛾、第四代国槐尺蛾、舟形毛虫、蚧壳虫(紫薇绒蚧、女真康氏粉蚧)、蚜虫、十星瓢虫、海棠锈病、地锦煤污病等。

  1、第三代美国白蛾: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危害期。在幼虫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管辖区域进行检查,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药剂选用bt乳剂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者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

  2、第二代柳毒蛾:9月上旬二代幼虫低龄幼虫开始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防治方法:必要时喷洒5%来福灵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

  3、第四代国槐尺蠖:当前发生的幼虫多为第三代,进入9月国槐尺蠖世代重叠严重,幼虫3龄后分散危害,9月后下树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幼龄幼虫防治是关键。3龄前使用50%灭幼脲III号胶悬剂加水稀释1 000—2 500倍喷雾,或用75%辛硫磷乳油、25%的溴氰菊酯乳油、10%的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化蛹时,可在树下撒施5%的辛硫磷颗粒剂,每平方米用药3—5g,并浅锄1遍,使药剂颗粒进入土层,可杀死化蛹幼虫。

  4、舟形毛虫:1年发生1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幼虫期。主要危害海棠、樱花、榆叶梅、紫叶李、山楂、梅、柳等树木。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吃光叶片。

  防治方法:低龄幼虫期喷1000倍20%灰幼虫脲悬剂。树多虫量大,可喷500至1000倍的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的Bt乳剂杀较高龄幼虫。虫量过大,必要时可喷20%菊花乳油2000倍液均有效。

  5、蚧壳虫:本月是紫薇绒蚧、女贞康氏绒蚧、日本龟蜡蚧的严重爆发时期,日常养护中应重点加强对金叶女贞、紫薇、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的检查防治,及时清理销毁感染病虫害的枝条。

  防治方法: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9%SK矿物油乳油200倍、或99%SK矿物油乳油300倍+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狂杀蚧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6、蚜虫:9月蚜虫主要种类有苹果黄蚜、槐蚜、棉蚜、月季长管蚜、桃蚜、柏大蚜、松大蚜虫。其中柏大蚜:以夏末秋初最严重,嫩枝密集虫体,大量分泌蜜汁并顺枝下流,诱发煤污病的发生,致使柏叶变黑,生长衰弱。油松大蚜:9-10月出现有翅雌、雄成虫,交尾后雌成虫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用药可选用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灭杀星1000-1500倍液。

  7、十星瓢虫:北京地区每年发生1代,八月下旬到九月下旬正是十星瓢虫爆发时期,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后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北京地区主要危害中国地锦、五叶地锦、葡萄、野葡萄等植物,日常养护中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护坡地锦的检查防治。

  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施防治。

  8、海棠锈病: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进入九月份正是锈孢子成熟发病时期。

  防治方法:海棠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00倍波尔多液,控制病害发生;秋季8-9月份锈孢子成熟时,往海棠上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9、地锦煤污病:五叶地锦常受煤污病侵害,受害植物的叶片布满黑色的煤粉层,叶片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

  防治方法: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

  随着气温的降低,绿化公司将继续做好虫害预报,同时加强枯枝落叶清理减少越冬病虫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