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到来,降雨量将显著增加,主要病虫害也将开始为害,七月份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时期,本月内降雨明显增多,蚜虫等刺吸类害虫呈现下降趋势,而雨后的高温湿热天气造成食叶害虫呈现上升趋势,本月应做好以下病虫害防治。
高速公路区域易发生病虫害:火炬螟蛾、国槐尺蠖、黄连木尺蠖、十星瓢萤叶甲、柳毒蛾、美国白蛾、榆蓝叶甲、光肩星天牛、梧桐木虱、白粉病、褐斑病等。
火炬螟蛾:以幼虫群居蚕食火炬树叶片进行危害,火炬螟蛾近些年发生规模逐渐上升。特别是早期高速公路两侧绿地内栽植了大量火炬树,是最容易发生该类害虫的区域,进入七月后该类害虫开始进入危害高峰期应加强对火炬树种的巡视检查。
预防措施:秋季挖除在树根旁和松土中越冬的虫茧;幼虫期人工摘除和杀灭在树冠上结网卷叶的虫群。
防治方法:在幼虫为害初期向树冠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
国槐尺蠖:,国槐尺蠖主要危害金枝国槐、金叶国槐、国槐等。本月气温高热非常适合国槐尺蠖大面积发生,7月份正值为第二代国槐尺蠖的两龄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北京地区预计2013年7月至9月会是国槐尺蠖大面积爆发盛季。所以在本月应适时对管养区域苗木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可以减少国槐尺蠖大面积爆发。
预防措施:消灭成虫,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将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两种诱杀方法均有利于保护天敌。
防治方法:低龄幼虫期(5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上旬)喷洒20%除虫脲7000倍、1 %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 倍液、BT 乳剂600倍液、4.5% 高效氯氰菊酯1500~2500 倍液。
黄连木尺蛾:黄连木尺蛾为暴食性害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难以防治。除危害核桃外,还危害木橑、刺槐等多种植物,据了解寄生植物可达150多种,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北京10多年来经常发生在怀柔、平谷、昌平等地的核桃树及洋槐树上大量发生。该虫以幼虫取食叶片而造成危害。黄连木尺蛾的越冬与土壤有密切的关系。湿度低于5%时不利于生存,当土壤湿度在10%时最为适合。冬季缺雪、春季干旱则不利于蛹的生存。阴湿的环境有利于蛹的生存,若5月份降雨较多则当年幼虫的发生量大。因此可根据每年降雨量确定该类害虫的发生情况。
预防措施:加强虫情观测,特别注意虫源易发生地的防治工作,避免害虫的大发生。
防治方法:在害虫暴食期到来之前采用化学防治。5%锐劲特悬浮剂6000倍液喷药;10%多来宝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5%卡死克5000-6000倍液喷雾;40%杀螟松800-1000倍液喷雾。
十星瓢萤叶甲: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七月份正值十星瓢萤叶甲幼虫发生盛季,主要危害地锦、爬山虎、及葡萄等地被植物。
预防措施:将剪下的枯枝败叶集中烧掉,保护天敌,在蛹期天敌寄生蜂、寄生蝇保护天敌。还可以利用幼虫假死性和吐丝坠落习性,进行人工捕杀。
防治方法:必要时, 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0%氯马乳油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
美国白蛾:进入七月后美国为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阶段,本阶段多为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期,出现网幕,此阶段要加强日常巡视,及时采用药剂预防。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美国白蛾的高度重视,在北京地区未出现大量危害的情况发生,而且针对美国白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防治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1)剪网幕:充分利用美国白蛾幼虫在3龄前群居于网幕内取食活动的特性,结合监测调查,及时剪除、销毁网幕。 (2)灯光诱杀:杀虫灯能够很好的预测美国白蛾发生期和发生量,,能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
防治方法:推荐使用20%除虫脲悬浮剂6000-8000倍液喷雾;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喷雾;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榆蓝叶甲:榆蓝叶甲俗名榆兰金花虫 ,是危害榆树的重要害虫 ,严重发生时可将榆叶吃光 ,致使树木出现二次发芽现象。当下正值第2代卵孵化盛期(7月上旬)发生相对比较集中稳定,榆蓝叶甲食性单一,主要危害榆树、地锦等,北京地区对地锦危害极大,日常巡视时应加强对地锦的检查,及时防治。
预防措施:越冬前应清除残枝落叶,用灌溉等方法杀灭越冬虫源,降低越冬成活率,以达到防治目的。
防治方法:树木注干,用6%的吡虫啉乳油按树胸径每1厘米注射1毫升的量使用。越冬代成虫产卵前,采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进行防治。
柳毒蛾: 寄主于杨、柳、栎树、栗、樱桃、梨、梅、杏、桃等。以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进入7月后第一代柳毒蛾羽化产卵,北京地区预计7月中下旬是暴食期。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危害。
预防措施:加强苗木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输入性传播。利用灯光诱杀成虫,从而减少成虫产卵数量,减少虫口密度。
防治方法:必要时喷洒5%来福灵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5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防治。
光肩星天牛:7月正是光肩星天牛卵期和初孵幼虫期,幼虫孵化蛀入木质部2—3cm。蛀道向上、出现排粪口。本段时期应做好日常巡视检查工作,重点对杨树、柳树、榆树、槭树、刺槐、榆叶梅、碧桃、山桃、樱桃、紫叶李等植物进行检查。
预防措施:做好挖虫、挖卵,砸击卵槽和药剂注射工作。对植物施肥增强树势,以减少光肩星天牛的发生。
防治方法:于6月中旬至7、8月下旬往枝、干上,特别是4-10厘米粗的树干处喷施2次1000-1500倍20%菊杀乳油,杀初孵幼虫。
梧桐木虱:主要寄主为梧桐、楸树、梓树。发生期分泌白色蜡丝,布满树体、叶面,桐木虱为单食性害虫,以若虫及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技嫩干上吸食树液。7月中旬正当第二代若虫发生期,应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预防措施: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多余侧枝。保护瓢虫、草蛉、食虫虻及寄生蜂等天敌
防治方法:大发生时可采取10%蚜虱净粉2000-2500倍液、2.5%吡虫啉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
白粉病:7月份高湿高热的天气特别适合白粉病的发生,北京地区容易发生白粉病的植物为黄栌、月季等: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随时保持土壤湿润,减少苗木过密的情况发生,当发现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去除染病苗木,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防治方法: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褐斑病:对紫薇、月季、地锦、草坪地被植物危害严重。褐斑病在植物生长季节常常发生。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褐斑病发生严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在北京地区7月份褐斑病蔓延发生最多。高速公路绿化带应注意对地锦和月季的检查防治工作。
预防措施: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
本月除了对以上容易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做好防治预防工作外,还要对新补植栽植苗木进行检查,蛀干类害虫常常选择弱势苗木及新栽植苗木进行危害,因此,本月通过对该类苗木进行一次药剂封干作业,可以减少蛀干类害虫发生。
|